工業數據采集利用泛在感知技術對多源異構設備和系統、環境、人員等一切要素信息進行采集,并通過一定的接口與協議對采集的數據進行解析。信息可能來自加裝的物理傳感器,也可能來自裝備與系統本身。
過去,無論是簡單還是復雜的工廠,精益管理都是工廠運營的重要支撐。即使在今天,精益管理仍然是工廠管理的強大工具,致力于消除浪費和提升生產效率。
云MES是近幾年來一個行業熱點,它基于云計算的SaaS方式對工業制造進行布局,通過云的方式進行數據、儲存、運行,提供云端實時監控,用戶通過PC端、移動端就可以隨時隨地監控工廠,線下線上互聯互通。
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,條碼作業在滿足客戶需要的同時,改變了傳統的物流數據傳輸方法。它的高準確率和時效性更好的應對了企業從采購、倉儲、生產、銷售端的物流管控訴求,做到采購掃描收貨、庫存無線監控、一鍵掃碼出/庫、物料流轉實時采集、產品售后掃碼驗證等。
2022年3月,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基于2萬多家制造企業生產運行數據,研究發布了《智能制造發展指數報告(2021)》,對國內制造業智能化發展情況進行了系統分析和全面展現。
基于對智能制造領域長期的跟蹤研究,以及對智能的進一步理解,提出人造系統存在四個智能范式,分別是“人智”轉“機智”、“機智”群自治、“機智”哺“人智”和雙智共融惠人,并對這四種范式進行了詳細的闡述。
過去四十年,中國制造業取得了飛速發展:1978年,中國制造業的總產出占全球制造業的1%左右;2010年,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業大國,2019年中國制造業產出全球占比上升到28%以上。下圖顯示2019年中國制造業的全球占比為28.7%,遙遙領先第二名的美國(16.8%)。
與制造執行系統(MES)不同,根據相關市場研究報告,制造運營管理(MOM)市場規模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152.1億美元,從2019年到2026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9.5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