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S(制造執行系統)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IT項目,它深刻地體現了管理思想與信息技術的結合。一個優秀的MES系統應當超越工廠的基本需求,將先進的管理理念如JIT(準時制生產)和精益生產等內化為系統的核心。這樣的系統能夠引導企業按照既定的管理理念執行,確保生產過程的高效和流暢。因此,MES的本質可以概括為“管理思想+IT工具”,它要求我們不僅要關注技術的實現,更要深入理解并融入管理的精髓。
MES系統的主要應用對象是企業的管理層,包括戰略層和中層管理者。戰略層管理者關注的是高階數據,如生產完成率、變化趨勢等,這些數據有助于他們進行宏觀的決策和規劃。而中層管理者則更關注實時數據,如生產計劃的進度、當前的生產問題等,以便及時調整生產策略。至于車間執行層,他們更多關注的是相對靜態的數據,如裝配BOM(物料清單)、工藝數據等,這些數據是日常生產活動的基礎。
盡管MES主要面向管理層,但數據的流動是從底層向上的。MES系統通過收集來自生產一線的數據,為管理層提供決策支持。這些數據包括生產訂單的創建與執行信息,它們是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數據,反映了生產活動的真實情況。一個成功的MES項目不僅能夠為管理層提供豐富的數據,還能減少一線工人的抵觸情緒,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。
實施MES項目是一個復雜的過程,它不僅是技術的部署,更是管理流程的優化。MES項目的實施需要深入了解企業的痛點和弊端,從而設計出符合企業實際的管理藍圖。這個過程往往需要克服部門利益、人員技能分布和企業制度等方面的障礙。因此,MES的實施不僅是一種管理思路的咨詢,更是一種在現有管理基礎上的優化和博弈。
在選擇IT手段時,應當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來決定。這不僅取決于乙方的技術儲備,也取決于甲方的項目成本。IT手段的核心目的是在確定的管理思想指導下,提高數據傳遞效率、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,并增強數據的可追溯性。例如,通過系統集成來代替手工錄入,可以顯著提高生產效率。
ERP(企業資源計劃)系統是企業資源管理的核心,主要管理經銷存等環節;而在生產層面,MES則扮演著核心角色。雖然ERP系統發展較早,已經相對成熟,但MES的熱度是近年來才逐漸提升的。隨著中國制造2025、工業4.0等國家戰略的推進,對MES等智能化信息化技術的投資力度也在不斷加大。
在實施MES項目時,大廠商通常會采用產品化的思路,通過靈活配置來降低實施成本,并結合豐富的項目經驗,形成一套可行的實施方法論。這種方法論有助于避免實施過程中的各種問題,確保項目順利進行。相比之下,小廠商的實施效果則難以評價,它們可能在成本問題上有所緩解,但不會完全解決。
從長遠來看,圍繞解決核心業務痛點的小系統可能是MES發展的趨勢。例如,在電子行業中,排產問題的處理需要考慮產品類型、客戶等級、訂單交付時間等多維數據。如果僅依靠人工處理,不僅工作強度大,而且容易出錯。但如果利用APS(高級排產系統)等小工具,就可以大大減輕工作量。通過將MES拆解為多個小工具,如報工工具、質量檢驗工具等,再將這些小工具串聯起來,就可以形成完整的MES系統。
MES系統是企業生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,它接收來自ERP的生產計劃,并以產品的順利交付為最終目標。在這一過程中,涉及到計劃員、調度、車間工藝、檢驗員、操作工人等多個角色。MES的實施應當從單點業務的提升開始,逐步擴展到整個業務鏈,最終實現生產效率的全面提升。通過這種方式,企業可以在降低風險的同時,實現MES項目的成功實施。